神奇的瑶族药浴
有一天,在村主任赵成庆家做客,席间遇到一位陌生人,经介绍,他是远在80里外的高芒村的村主任碗国文。虽说他和赵成庆一同上的初中,但此次徒步跋涉7小时来到高华,并不只是来与老同学叙叙旧,而是专程为他的外甥讨药来的。
碗主任七八岁的小外甥患有严重的风湿病,骨节肿大,疼痛难忍。赵成庆的大哥赵成富是这一带小有名气的瑶医,二十多天前,赵成富被请去高芒村,为小患者配了洗浴的药方,经过半个多月的洗浴治疗,小外甥的病情明显好转。这类以治病为主的药浴配方,主要掌握在瑶医手中,大部分为祖传,也离不开当世瑶医的行医实践。赵成富就是肯钻研的一位瑶医,二十多年来的实践,让他积累了许多经验。虽然他还负责村卫生站的工作,西医常用的诊疗手段也会上几招,但他更倾情于瑶医。他告诉我们,对于五脏六腑的疾病,采用不同祖传配方都能医治。我们房东的兄嫂,脚底板疼痛,瑶医给了一个草药方子每晚用热汤烫脚,一个月来,效果很好。瑶医所谓的传内不传外,主要指的就是这些秘方。而日常用来洗浴的二十多种草药,高华村民都能识别,有草本,也有灌木枝叶。
药浴的又一绝就是对妇女保健有着极好的效果。据普查证实,经常洗药浴的农家妇女,几乎没有得妇科病的。更让人叹服的是,正常产妇在生下孩子两三个小时后,便坐在浴桶里,使用专门的草药配方进行洗浴。以后每隔两三天洗浴一次,不仅产妇的体能恢复得很快,而且可以避免“坐月子”容易落下的病症。至于婴儿,只能用清水洗浴,等到两三个月之后才能洗药浴。瑶医说,这是因为婴儿的骨头太软,承受不了药浴中的药力。药浴是瑶医治病的一项重要治疗手段,祖传秘方,大锅熬汤,内服外泡,祛病强身,无疑是中华医学宝库中的一座富矿。
药浴是瑶医药的一大特色,瑶医称之为“庞桶药浴”。在瑶家到处可以见到用杉木做成的高1米、宽0.6米、长0.7米的大木桶,这便是用药水洗澡的“庞桶”,又称为“黄桶”。
药浴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,以至于有如此神奇的功效?瑶族同胞用五夹风、打不死、倒挂金钩、爬树龙、九牛藤、猴子背带、鸡屎藤、石草蒲、草蔻、五味子、挣药、叶上花、鸡香等六十余种药物在大锅里熬成药汤,男性浴后能消除劳损、舒筋活血、祛风除湿;产妇浴后能迅速恢复身体、养颜美容,产后一周便可洗衣做饭,半个月即可下田栽秧、上山采樵负重而不致损伤身体或患妇科疾病。用艾叶煎液给初生婴儿沐浴,可免患皮肤病,用葫芦卷须在年终除夕之夜给小儿洗澡,据说可免出麻疹。瑶族人民过端午节,家家户户都采用鲜药草洗澡,对于防治春季流行病起了很好的作用。
瑶族药浴究竟起源何处?由于瑶族在历史上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,故无典籍可考。在民国《从江志概况》中有“板瑶好清洁,家必备一浴桶,工作回家必药浴一次。因处深菁,又好清洁,故长寿者多”的记载,在瑶民中广泛流传一句民谣:“若要长生不老,天天洗个药水澡。”洗药浴的风俗在瑶族同胞中世代相传,可以说瑶族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。浴源堂http://www.gd-yyt.com/